青年的关切与期盼
日期:2022年03月04日 17:09:27

34岁的全国人大代表王萌萌又一次从农村田埂来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安徽滁州定远九梓村党总支书记,她带来了多条沾满泥土气息的建议,渴望用年轻人的智慧和干劲儿,推动乡村发展跟上阔步向前的新时代。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窗口。2022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每年的两会议题都折射着百姓关切,作为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生力军,青年的热盼与期待尤其值得关注。

  今年两会前夕,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等开展2022年“青声@全国两会”网络建言征集活动,听取广大青少年的意见建议,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青年之声、献青年之智、聚青春之力。“青年助力共同富裕”“‘双减’促进教育公平”“出台生育政策配套举措”“帮扶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劳动者权益保护”……这些满载年轻人希望与关切的青年之声,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焦点。

  “工作不仅要找得到,还要找得好”

  刚考上研究生的王宁(化名)安下心来,她期待在接下来读研的几年里能更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北漂青年刘平(化名)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刚毕业就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职场高强度的工作和竞争压力有时让他喘不过气。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郭卫民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近1076万人,高于往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庞大的就业人数背后存在着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面临的压力加大。

  一位高校就业处处长谈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及家庭对就业的期待都比较高。“工作不仅要找得到,还要找得好”,他期待看到代表委员围绕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方面,带来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郭卫民表示,今年全国政协把就业问题作为协商议政的一项重点,将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广谋良策、广聚共识。

  青年成为数以亿计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体,如何为他们筑起“权益防护网”成为各方关注热点。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从各地总工会、全国各产业工会及全总机关各部门提交的建议提案中筛选整理出42件建议提案,主要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职工维权帮扶、职业健康安全、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

  事实上,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中小微企业一直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一些代表委员建议,以科技赋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和杠杆效应,加大减税降费规模和力度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期待更多政策红利为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

  由本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超7万人参与的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显示,99.1%受访者期待两会增加民生保障方面的议案提案。

  采访中,不少年轻人表示,买房、生育、子女教育需付出不菲的成本。90后职员陈安(化名)平时工作经常要加班,生了孩子后不得不把家里老人请来帮忙带孩子,“如果再生二孩、三孩,连房子都不够住了”。

  对在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而言,解决住房问题是头等大事。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表示,期待大城市给城市新青年提供更多住房补贴等保障措施。一位刚毕业正在租房的职场新人说:“大学毕业生租房容易踩坑,风险比较大,希望更多地方能给刚毕业大学生提供人才公寓。”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面对人口增长面临的严峻形势,去年国家出台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针对“三孩”政策出台后,很多年轻人直呼“生不起、养不起”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光建议,加强财政补贴和个税减免。对生三孩的家庭建立教育专项财政补贴以及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对于三孩家庭为改善家庭居住条件进行买卖房屋的,减免个人所得税。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注意到,目前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发放育儿补贴金、延长生育假等鼓励生育政策,但同时普遍存在“政策部门请客,用人单位买单”加重企事业单位用人成本等现象。他建议通过一系列财税举措以实施生育友好型政策,为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

  刘红光谈到,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科培训机构受到严格监管,但家长对于孩子补习的需求并未改变,变换赛道投入兴趣类培训或者亲自下场加强家庭辅导,需要花费的金钱和精力并未降低,养娃的教育成本持续高位增长。

  今年,“双减”政策如何进一步落地见效,也是很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焦点。很多网友期待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此外,高质量、多形式地开展课后服务课程,提升作业设计能力以及希望升学制度公开透明,保障教育公平等,都成为重要的民生话题。

  在履职尽责、参政议政中彰显青年作为

  两会也见证着青年代表委员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的作为与担当。

  大学毕业后,王萌萌一头扎进安徽农村,一干就是8年多。她见证了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大战略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快,变化也越来越大,愿意回到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几年,她围绕激活乡村发展活力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为吸引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鼓与呼。今年,她又提出多个建议,希望能用人才连接城乡,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用青年之为,为乡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注入生机与力量。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两会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再次将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提出通过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等方式,以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和王萌萌一样,越来越多年轻人期待在新时代新征程找到自己发展的人生坐标。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多年来关注“三农”工作,“乡村要振兴,留住用好本土人才是关键”。他关注到,人才难留在乡村,往往因为人才体制不优、培育机制不顺、职业通道不畅等问题,他提出“加快培育乡村工匠”的建议,通过提升青年在乡村创新创业的质量,促进青年发展、投身乡村振兴,让青年群体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

  很多青年网友建议,通过改善收入群体结构,为青年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进一步激发青年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位青年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积极贡献者与见证者。

广东开放大学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制作维护 Copyright © 2009-2019
学校地址:广东省 广州市 下塘西路1号 邮编:510091